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规范公立医院内部经济及相关业务活动,发展智慧医疗,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内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2021年1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2021年2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关于印发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工作规程和专家管理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加速推进智慧医疗落地进程。
业务和管理是医疗机构前行的两个车轮。业务发展得越快,越需要与之匹配的管理能力,只有两个轮子步调一致,协同向前,才能推动整个机构的行稳致远。今天,我们为所有高速发展的医疗机构分享一个HRP系统内的管理工具——财务共享中心,通过智能财务共享保障机构健康有序发展,加快数智化转型。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1年初发布了《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以下简称为《目标》),提出十项国家智慧医疗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以及相应的具体阐释和实现目标的核心策略,其中,“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被明确列为目标之一,而降钙素原(PCT)检测也在其中被提及。
2021年5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工作任务》)。要求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发展智慧医疗,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强化改革系统联动,促进优质智慧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统筹疫情防控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继续着力推动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为了助力思睿明成为中高净值人群精神心理健康的首选品牌,医疗软件康博嘉云诊所为思睿明旗下3家实体诊所实现个性化预约、线上诊疗、会员及智能经营分析等功能,优化顾客就诊体验的同时也为诊所获客留客提供价值赋能。
为指导各地做好医院评审工作,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评审办法》和《医院评审暂行办法》,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0年制定发布了《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国卫医发〔2020〕26号)(以下简称《标准》)。旨在通过对医院的评审发展智慧医院建设。
构建高效率的医疗卫生体制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纵观各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之路可以看出,尽管改革思路和方法有所不同,但通过如医疗软件等信息化手段,全面构建并应用数字卫生系统、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更好地解决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的平衡,各国都有着共同的期望。
“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与财政部联合开展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有力推动了优质资源总量增加,促进了医疗资源均衡配置,提升了智慧医疗技术水平和临床专科服务能力。
2021年10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工作安排,对进一步巩固县医院综合能力建设积极成果,持续提升县医院智慧医疗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办医疗机构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具有重大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社会办医,发展智慧医疗,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深化改革、改善办医环境,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政策落实不到位、监管不完善、社会信任度整体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2021年9月14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8项具体行动。加快智慧医疗的落地进程。
2021年6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了《“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共同推进智慧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
2016年7月2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1994年公布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进行了修订,指导各地加强‘十三五’期间医疗机构设置管理,全面启动智慧医疗信息化建设。
2017年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建设智慧医疗,成为公立医疗的有效补充。
获取营销干货和最新活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