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中国2030”国家级战略规划下,“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意识转变,以及医疗数智化技术的创新应用,已然成为医疗机构智慧医疗发展中的趋势和机遇。其潜移默化地驱动着医疗服务需求和前沿技术的不断融合,也促使维世达诊所与康博嘉长期携手。
2022年3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以下简称《任务》)。涉及卫生健康智慧医疗行业和几项重点任务。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20%。与此同时,78%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失能老年人数量将持续增加……与老年人的健康需求相比,相关的智慧医疗机构、队伍、服务和政策支持均不足。
据国家卫健委、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显示:2019年医院总量达到34354个。其中,民营医院数量达到22424个,与去年相比,增加1447个。(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经济发展唤醒人们健康意识,拉大整体医疗消费市场的规模。近10年来,国家卫生政策逐步放宽,鼓励社会办医,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壮大,出现新兴医疗产业,依靠互联网技术形成“智慧医疗”。
集中调配静脉使用药品对于提高智慧医疗成品输液质量、防范职业暴露等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原卫生部印发了《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对指导各地智慧医疗规范开展集中调配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用药需求不断增加,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智慧医疗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2021年11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印发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综合医院)设置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设置标准》),要求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综合医院)应当为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全国领先的三级甲等智慧医疗综合医院,具备涵盖多个专业的独立设置中西医结合或中医科室,中西医结合、中医执业医师占全院医师比例不低于10%。
1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和国家疾控局组织制定的《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公开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发布,旨在规范智慧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公开工作,提高智慧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任务部署,加快推动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智慧医疗卫生健康需求。
[医疗信息化]自2009年新医改意见发布以来,我国医疗产业变革从未止歇。市场宏观环境变化使得民营医疗机构进入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把握机遇的同时,也要承受多重压力,既要适应市场变化加速转型,还要处理好医患关系。现今,患者权力在崛起,认知能力在提升,患者与医生在信息获取上的平等性也随之发生变化,逐渐从“医生最懂”、“医生来看你”、“信息自上而下流动”的传统家长式医疗模式向“医生懂专业知识”、“患者了解自身情况”、“患者来看你”、“信息双向流动”的民主化协作医疗模式过渡,坚守并提升医疗品质,真正做到降本增效,利于老百姓。
检查检验是智慧医疗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实现不同医疗机构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有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诊疗效率,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智慧医疗就医体验。
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将实现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智慧医疗战略目标,而恶性肿瘤的智慧医疗规范化诊治质控指标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2021年8月17日新华社发布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智慧医疗中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
2021年9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北京召开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研究规范管理试点工作启动会,正式发布《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定于2021年10月1日在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和海南省先行试点实施,加速推进智慧医疗建设。
“真金不怕红炉火,酒香不怕巷子深”,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或多或少都见证过优质口碑的惊艳力量,而一套专业全面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精细的质量管理建立口碑,提供高效的医疗服务吸引患者,创建灵活的运营方式创造效益。
2021年8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卫生健康统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揭榜攻关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立足挖掘和盘活现有卫生健康统计资源,征集并遴选一批骨干单位揭榜攻关,着力突破智慧医疗卫生健康统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孵化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实践做法,以统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服务支撑智慧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获取营销干货和最新活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