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下发《关于启动2022年度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2〕325号,以下简称《绩效国考》),10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召开2021年度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视频会议。
业务部门和医院信息系统部门各自基于本部门的角度考虑问题,沟通时使用的“技术语言”需要转换,导致出现业务IT“两张皮”的现象。这是上述两种协作方式都无法克服的弊端。
很多医院认为医院信息系统只是一个管理工具,是一个“烧钱”不创收的工具,信息化满足日常基本管理就行,没必要投入过多的预算和精力。
根据《四川省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21年版)》,第一部分前置要求、第二部分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监测数据、第三部分现场检查。包括公共卫生职责(发热门诊规范建设和核酸检测能力)、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县级医院服务能力评估结果、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电子病历(医院系统)评级、资源配置与运行、医疗服务能力与医院质量安全指标、单病种(术种)质量控制指标等方面。
部分医院在内部岗位设置中开展积极探索,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设立专科运营助理,协助临床科室主任将医院战略目标与科室发展有机结合,帮助科室主任进行日常管理,整理、分析科室运营信息并上报医院管理系统,并承担科室、部门间的沟通协调等工作,提升医院、科室管理效率和水平。
在老百姓眼中,“三甲医院”是医院的金字招牌,因为“三级甲等”是国内医院评审标准的最高级别。但出于与境外医院开展业务交流、接受国际商业保险支付等需要,很多医院也渴望获得“国际版”的高水平医疗标准认证,为此也不断升级医院管理系统的相关功能。
本文以医院为例,从分析基层医疗单位面对医保改革的管理运营方式以及应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措施入手,进而分析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给基层医疗机构带来的管理变化,核算变化,思路变化来阐述如何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优化医院管理及经济运行。
政策导向、内部驱动、民众需要,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医院的必答题。但医院信息系统的数字化转型,尚缺少一张目标清晰、步骤严谨的路线图。
2021年10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实施细则》的通知。
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院管理局联合印发《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规范》,明确了成本核算的分类及核算方法、成本项目及成本的分类、设置成本核算单元等。对医院系统也有了更高要求。
在DRG付费体系下,如果医院医院系统成本核算不健全、费用和成本信息不完全、不准确,会加大医院的运营风险。开展DRG成本核算,是推进DRG支付方式改革,促进医院主动控制成本的要求,也是医院自身内涵建设的要求。
按DRG付费的支付,改变了提供医疗服务的结算模式,即从按提供项目结算转变为按标准化路径确定的支付标准结算。因此,医院如需在DRG支付模式下,增加医疗盈余,必须从精细化的成本管理切入。但从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而言,增加医疗盈余一定是医疗质量安全和病人就医获得感提升为前提的。本文拟结合同济医院的实践,探讨医院系统DRG成本核算的数据治理和结果应用。
DRG付费在全国的推广,让医院各个部门都开始紧张了起来。经常遇到读者问,在医院推广DRG付费过程中,病案科、信息科、医务科等医院各科室中,谁应该做主要工作?各个科室的职能较之前又有何变化和挑战?医院管理系统在其中有何作用?
康博嘉HRP智慧管理解决方案结合阳光融和医院经营特点,共创人财物一体化智慧管理体系,为医院精细化发展和精益管理提供有力抓手,成为财务战略、采供战略、人才战略、绩效战略的有力支撑,助力智慧医院高速建设。
仁树医疗创办的初心,不仅是为了解决患者的看病难问题,还要让医疗回归服务的本质,让看诊和治疗简单易行。
获取营销干货和最新活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