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解决方案
经典案例
资源中心
关于我们
4009-612-812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资源中心 > 干货分享 > 详情

审计风暴再升级:2025年公立医院耗材管理全链条反腐深度剖析

在过去的一年里,审计风暴犹如一股强劲的风暴,席卷了全国公立医院的监管链条,揭露了众多潜在的财务与管理漏洞。而步入2025年,这场风暴不仅未减其势,反而更加猛烈,审计重点进一步细化,直击公立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的核心——采购决策、采购流程、采购合同履约等关键环节。

 

一、审计利剑直指医用耗材采购黑洞


医用耗材作为公立医院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精细化程度直接关系到医院的财务健康与患者权益。然而,相较于药品管理,医用耗材的管理仍显粗放,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近期山东省审计厅通过滕州市审计局的实践案例,详细阐述了在医用耗材审计项目中应关注的三大环节:采购、库存管理、销售使用。



采购决策:揭开利益输送的面纱


采购决策环节是医用耗材管理的源头,也是审计的重点。审计部门首先审查医用耗材委员会的设立及运转情况,确保医院已按规定设立该委员会,并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日常运作。同时,审计还将关注医用耗材供应目录的建立与动态调整,以防止因决策不透明、流程不规范而导致的利益输送问题。


在此基础上,审计部门运用大数据,对医用耗材入院遴选审批流程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关联配送企业关键人员和医院领导、职工及亲属的信息,查看是否存在关联交易或利益输送的嫌疑。另外,审计还将重点关注高值耗材的集采执行情况,确保医院按照省级采购平台的数据进行采购,防止因线下采购而带来价格不透明和利益输送风险。


采购价格与流程:层层把关,严防漏洞


采购价格是审计的另一大重点。审计人员会对比医院采购价和经销商购销价格,核实高值医用耗材是否存在经销环节多、层层加价的问题。同时,对于线下采购的医用耗材,审计部门将严格审查其采购条件、备案登记情况及临时采购的合规性,以防止利益输送与资源浪费。


二、高值耗材溯源与销售使用:全流程监管,堵塞管理漏洞


医用耗材管理的复杂性在于其品牌众多、规格型号复杂、出入库频繁。因此,实现耗材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成为解决之道。审计部门将对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技术评估,确保系统能够实时动态反映耗材数量、流转情况及当前状态。同时,审计还将关注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是否顺畅,以及系统数据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在高值医用耗材的溯源与销售使用环节,审计部门将重点比对药械集中采购平台中的采购明细数据与实际使用量,确保耗材的票据与实际验收、入库、出库相符。此外,审计还将抽查部分高值医用耗材的出库信息与手术记录单是否一致,以防止串换耗材或重复使用的问题。


在收费方面,审计部门将全面比对核定收费项目与医院实际收费项目,确保不存在单独收费的不合规情况。同时,对于一次性医用耗材尤其是高值一次性医用耗材的重复使用问题,审计部门将给予高度关注。此外,审计还将检查是否存在低值医用耗材替代高值医用耗材、超标准收取费用等现象,以确保医院收入的真实性。


三、2025年审计反腐新趋势:全链条覆盖,深化治理


在2025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的推动下,多地审计机关纷纷披露了本年度在医疗领域的审计重点。山东省审计厅通过《紧扣重点 深挖成果 推进治理——山东省医疗保险基金和“三医联动”改革情况审计调查经验总结全链条审计》一文,详细阐述了“三医联动”改革审计的全链条模式。


这一模式不仅覆盖了省卫生健康委、省医疗保障局等主管部门,还延伸调查了医药机构、配送企业以及医生、患者等个体,形成了从主管部门到医生、患者的全方位审计监督网络。通过“政治—政策—项目—资金”的主线,审计部门自上而下审查政策设计与项目立项,自下而上审查政策落实效果,实现了双向贯通的审计监督。


在这一全链条审计模式下,医院内部耗材、设备采购的每一个环节都将受到精细化监管。从采购决策到使用环节,每一步都需经得起审计的检验。这不仅有助于揭示潜在的利益输送与腐败问题,还能为医院提供宝贵的改进建议,推动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


随着审计风暴的持续升级,公立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监管压力。然而,这并非坏事。相反,它为公立医院提供了一个自我审视、自我完善的机会。通过审计的“经济体检”,医院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管理中的漏洞与不足,从而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保障患者权益。


在未来,随着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审计技术的不断进步,公立医院将迎来更加透明、规范、高效的管理环境。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医院的综合竞争力,还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因此,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这场审计风暴,期待它在推动公立医院变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标签: 医疗信息化
关注我们
关注康博嘉微信公众号

获取营销干货和最新活动资讯

4009-61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