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发布了一则重要通知,要求积极推进健康体重管理门诊的设置。这一政策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 “健康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大家提供更高质量的健康体重管理服务。
根据通知,到2025年6月底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属(管)以及省(区、市)属的综合医院、儿童医院、中医医院,都要基本实现健康体重管理门诊的全覆盖。
目前,不少医院已经积极响应政策,迅速行动起来。像湖南省人民医院,成立了全省首家省级医院多学科联合减重门诊 ,集结了临床营养科、内分泌科、心内科等16个学科,为肥胖患者提供“筛查-评估-干预-随访”全周期个体化服务 ,真正实现了“一站式”解决肥胖及其相关慢性疾病的问题。还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7年设立体重管理门诊,2024年 10月升级成立体重管理中心,创新构建了“筛查-干预-管理”三级预防体系,半年间接诊患者就已突破3000人次。
医院创建健康体重管理门诊的优势很多,比如多学科协作,整合包括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精神心理科等多个科室的专业力量。这意味着患者在就诊时,能一次性获得全面、专业的诊疗建议,不用再在各个科室之间来回奔波。再比如医院专业的医疗设备和丰富的医疗资源。先进的检测设备可以精准测量体脂率、基础代谢率等各项指标,为个性化的体重管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医院还能提供住院服务,对于一些肥胖症病情较为严重、合并多种并发症的患者,能进行更系统、全面的治疗和观察。
基层医疗——诊所,也能和医院一较高下?
当医院纷纷布局健康体重管理门诊时,诊所确实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首先在资源方面,与财大气粗的医院相比,诊所的资金相对有限,难以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先进的检测设备。像专业的体脂分析仪、代谢检测仪等,价格不菲,这对于诊所来说是一笔较大的开支。而且,在人才储备上,诊所也往往处于劣势。体重管理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精神心理科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诊所想要组建这样一支全面的专业团队,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诊所也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灵活性。不像医院有着复杂的流程和体系,诊所能够更快速地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及时定制个性化的体重管理方案。而且,诊所通常更贴近社区,与周边居民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信任关系。居民们对熟悉的诊所和医生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这使得诊所能够更方便地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和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健康体重管理服务。
诊所如何把握红利期,快速抢占市场,积累优势?
(一)精准定位,细分市场
诊所应充分发挥自身灵活性的优势,避免盲目跟风,而是结合实际情况,找准市场定位。比如,一些诊所周边居民以老年人居多,就可以专注于为老年人提供体重管理服务。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基础代谢率降低,往往容易出现体重问题,且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诊所可以针对这些特点,制定专门的体重管理方案,在饮食上,提供适合老年人消化的低糖、低脂、高纤维食谱;在运动方面,设计如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的运动项目,既帮助他们控制体重,又能改善身体状况,预防和控制慢性病。
再如,若诊所靠近学校,不妨把目标放在儿童群体上。如今儿童肥胖问题日益严重,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诊所可以与学校合作,开展儿童体重管理科普讲座,定期为学生进行体重检测,建立健康档案。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制定个性化的体重管理计划,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比例,同时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如跳绳、踢毽子等,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加强合作,资源共享
单打独斗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诊所可以与医院、专业机构、营养师、健身教练等展开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医院建立转诊合作关系是个不错的选择。当诊所遇到病情较为复杂、超出自身诊疗能力的体重异常患者时,能够及时转诊到合作医院,确保患者得到更专业的治疗。等患者病情稳定后,医院再将其转回诊所进行康复和后续的体重管理随访,这样既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又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诊所还可以邀请专业的营养师和健身教练定期到诊所坐诊或举办讲座。营养师能够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饮食习惯,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指导患者正确搭配食物,控制热量摄入。健身教练则可以为患者量身定制运动方案,教授适合的运动技巧和方法,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这种合作方式,诊所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专业的体重管理服务,弥补自身在专业领域的不足。
(三)创新服务模式,数字化赋能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技术为诊所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诊所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随访、监测和健康指导等服务。比如,通过建立患者微信群,医护人员可以随时与患者保持沟通,了解患者的体重变化、饮食和运动执行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可穿戴设备也是数字化服务的重要工具。诊所可以推荐患者使用智能手环、体脂秤等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体重、心率、睡眠等健康数据,并将数据同步到手机或电脑上。医护人员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能够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体重管理方案。这种数字化的服务模式,不仅方便了患者,提高了服务效率,还能增强患者对诊所的粘性,让患者感受到诊所的专业和贴心。
在这场健康体重管理的浪潮中,已经有一些诊所成功“上岸”,在体重管理领域做出了成绩,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比如杭州市拱墅区文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重管理门诊,以生活方式医学为理论基础,组建了一支由全科医师、中医师、营养指导员、健身教练员、运动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组成的多学科团队。他们遵循《中国居民营养膳食宝塔指南(2022)》,以21天为一个疗程,不节食,不断碳,通过多对一在线监督管理的形式,帮助患者养成科学合理膳食、规律适当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一20多岁的小伙子,身173cm,体重115kg ,BMI38.6kg/M²,体脂率35.2%,首诊时血压处于正常高值,肝功能异常,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都已超过正常水平。经过58天的体重管理,小伙子成功减重8.7公斤,复测血压正常,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已降至正常水平,肝功能指标及尿酸指标下降明显。
在健康体重管理的时代浪潮下,诊所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拥有着独特的机遇。各位诊所管理者可以适时考察这个方向的项目,如果在运营过程中,需要线上商城建设、活动运营管理、进销存管理、客户档案管理、数据分析等于一体的诊所管理系统,欢迎随时交流~
获取营销干货和最新活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