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DRG付费的支付,改变了提供医疗服务的结算模式,即从按提供项目结算转变为按标准化路径确定的支付标准结算。因此,医院如需在DRG支付模式下,增加医疗盈余,必须从精细化的成本管理切入。但从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而言,增加医疗盈余一定是医疗质量安全和病人就医获得感提升为前提的。本文拟结合同济医院的实践,探讨医院系统DRG成本核算的数据治理和结果应用。
随着中国吹响大健康战略的号角,医疗服务行业将向更广范围扩展,民营医院也迎来快速发展的契机,但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医疗服务观念和重塑医疗服务流程,医患关系矛盾还将有进一步激化的可能。智慧医疗中的服务变革已经成为决定民营医院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医院在参与医院his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对标准的理解有差异,每家医院都会有自己的亮点,对标准的理解也越来越透彻,所以标准正逐年提升,专家进行越来越严格的审查。此次规定发表,普遍认为难度在增加。
DRG付费在全国的推广,让医院各个部门都开始紧张了起来。经常遇到读者问,在医院推广DRG付费过程中,病案科、信息科、医务科等医院各科室中,谁应该做主要工作?各个科室的职能较之前又有何变化和挑战?医院管理系统在其中有何作用?
康博嘉HRP智慧管理解决方案结合阳光融和医院经营特点,共创人财物一体化智慧管理体系,为医院精细化发展和精益管理提供有力抓手,成为财务战略、采供战略、人才战略、绩效战略的有力支撑,助力智慧医院高速建设。
智慧医疗正在加速走进人们的生活中。为指导和规范医疗机构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提高智慧医疗临床营养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起草了《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我们正在加速迎来一个智慧医疗新时代。2008年“智慧医疗”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因为医疗机构管理方式变革,以及用户需求的转变,智慧医疗需求稳定,市场规模正在连年增长。2019年后,在疫情、政策以及技术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智慧医疗飞速发展,需求方对智慧医疗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2022年3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以下简称《任务》)。涉及卫生健康智慧医疗行业和几项重点任务。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20%。与此同时,78%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失能老年人数量将持续增加……与老年人的健康需求相比,相关的智慧医疗机构、队伍、服务和政策支持均不足。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任务部署,加快推动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智慧医疗卫生健康需求。
[医疗信息化]自2009年新医改意见发布以来,我国医疗产业变革从未止歇。市场宏观环境变化使得民营医疗机构进入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把握机遇的同时,也要承受多重压力,既要适应市场变化加速转型,还要处理好医患关系。现今,患者权力在崛起,认知能力在提升,患者与医生在信息获取上的平等性也随之发生变化,逐渐从“医生最懂”、“医生来看你”、“信息自上而下流动”的传统家长式医疗模式向“医生懂专业知识”、“患者了解自身情况”、“患者来看你”、“信息双向流动”的民主化协作医疗模式过渡,坚守并提升医疗品质,真正做到降本增效,利于老百姓。
检查检验是智慧医疗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实现不同医疗机构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有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诊疗效率,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智慧医疗就医体验。
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将实现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智慧医疗战略目标,而恶性肿瘤的智慧医疗规范化诊治质控指标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2021年8月17日新华社发布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智慧医疗中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
2021年9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北京召开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研究规范管理试点工作启动会,正式发布《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定于2021年10月1日在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和海南省先行试点实施,加速推进智慧医疗建设。
获取营销干货和最新活动资讯